前不久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
此外,每年在环保设备更新换代上投入很大。2017年节能环保支出预算数为5.84亿元,比上年执行数下降18.9%,2016年中央下达到山钢集团等省属企业的节能减排资金较多,剔除这一因素,相同口径增长12.3%。
按照目标,2017年年底全省PM2.5平均浓度将降至62微克/立方米,市民能直观感受到的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将会更多。这些只是为了减排用于生产工艺改进上的投入,此外,企业环保基础要打好,在建设之初,各项环保设施的投入也很大。治理雾霾、提升气质是一场持久战,努力重要,章法更重要,究竟怎样才能稳定、长效地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2014年2月,山东在全国率先出台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办法,着眼改善,建章立制。我省还在实践中不断对这一制度加以改进、完善,充分调动各市积极性。马军说,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对企业和社会来说,都是有利的。
此外,开展全省空气质量、小清河上下游生态补偿。加上省对下节能环保转移支付101.38亿元,这方面支出共计108.58亿元。问:标准制订的方法是什么?答:一是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实例总结。
固体废物鉴别主要通过物质的产生来源以及物质管理过程进行鉴别,其中管理过程包括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再生),固体废物鉴别结论是综合判断的结果。因此,为了统一各个检验机构或鉴别机构鉴别固体废物的尺度,保证鉴别质量和鉴别结果的公正和可靠,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联合发布《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 34330-2017)。(3)实施标准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固体废物管理对象。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就标准发布的制定背景、原则、主要内容和实施重点,作出了详细解读。
c)因为沾染、掺入、混杂无用或有害物质使其质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而不能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对于有专用固体废物鉴别标准的物质的固体废物鉴别,不适用于本标准。
3.6 目标产物是指在工艺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希望获得的一种或多种产品,包括副产品。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90%以上的固体种类都能在该标准中找到,操作性强。环保部官方解读问:标准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答:本标准适用于物质(或材料)和物品(包括产品、商品)(以下简称物质)的固体废物鉴别(包括液态废物的鉴别)。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依据产生来源的固体废物鉴别准则、在利用和处置过程中的固体废物鉴别准则、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不作为液态废物管理的物质以及监督管理要求。
依据国外固体废物范围和名录,固体废物加工后是否属于固体废物的条件、判断固体废物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固体废物排除和豁免条款进行鉴别。3.1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今年以来,国家明确提出大幅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要求分行业分种类制定禁止固体废物进口的时间表,加强国内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标准将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1)标准实施有利于危险废物的鉴别。
4.依据产生来源的固体废物鉴别下列物质属于固体废物(章节 6 包括的物质除外)。标准明确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副产品以及利用固体废物生产的产物是否属于固体废物的定义、鉴别原则和方法。
同时开展了强化监管严厉打击洋垃圾违法专项行动,并调整进口固体废物清单,明确提出自2017年底开始,中国将禁止4类24种固体废料的进口,包括生活源废塑料、钒渣、未分类的废纸及废纺织品等。3.7 副产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目标产物产生的物质。
4.1 丧失原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包括以下种类:a)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因为不符合国家、地方制定或行业通行的产品标准(规范),或者因为质量原因,而不能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如不合格品、残次品、废品等。实施该标准有利于强化固体废物的管理,将有效阻止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不合法利用,减少环境风险。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鉴别。目前,我国现有的固体废物鉴别依据主要是《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现行《导则》是2006年制定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固体废物定义、范围以及固体废物与非固体废物的鉴定等,对我国固体废物鉴别和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打击非法进口废物以及违法处理处置固体废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4)实施本标准可促进固体废物资源化再生和生态循环技术的发展,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效率,使其向综合利用产品转换更通畅。
3.2 固体废物鉴别是指判断物质是否属于固体废物的活动。该标准于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物质(或材料)和物品(包括产品、商品)(以下简称物质)的固体废物鉴别。问:为什么制订本标准?答: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固体废物鉴别是确定固体废物和非固体废物管理界限的方法和手段,是各级环保部门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
二是对容易混淆或歧义的物质是否属于固体废物缺乏明确的区分界限,诸如副产品与副产物、固体废物与污染土壤、废水与液态废物等。相关从事进口废物原料加工的企业要及时研读新标准,早做准备,拓展国内新渠道,避免按旧标准盲目进口,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了2017年第44号公告,批准《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为国家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标准,并由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联合发布。二是借鉴国外固体废物鉴别的方法。GB 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是口岸执法的重要依据,标准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固体废物的判定原则、程序和方法,有利于危险废物的鉴别,有利于加强进口废物管理
生活污染源普查对象为除工业企业生产使用以外所有单位和居民生活使用的锅炉,城市市区、县城、镇区的市政入河及入海排污口,以及城乡居民能源使用情况,生活污水产生、排放情况。与此同时,本次普查将摸清我国境内各类污染源基本信息,并将建立普查数据质量溯源和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惩处普查违法行为。
据中新网此前报道消息,农业污染源普查范围包括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本次普查将分阶段组织实施前期准备、清查建库、普查试点、全面普查、总结发布等方面工作。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方案》提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工作目标是摸清各类污染源基本情况,了解污染源数量、结构和分布状况,掌握国家、区域、流域、行业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此次污染源普查将立足建立健全全国重点污染源档案及污染源信息数据库。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建立普查数据质量溯源和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惩处普查违法行为。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启动在即。其中,遵循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基本原则,2017年完成前期准备、启动清查建库和普查试点,2018年完成全面普查,2019年完成成果总结与发布。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为今后加强污染源监测提供数据支撑。
上述环保部负责人表示,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统一领导普查质量管理工作,建立覆盖普查全过程、全员质量管理制度并负责监督实施。普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污染源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按照《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规定,我国每10年开展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与2007年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相比,在工业污染源方面查得更广,对污染物检查的种类也更多,更能够反映真实的污染状况。
基于实测和综合分析,分行业分类制定污染物排放核算方法,核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新一轮污染源普查将启 为生态环境号准脉为摸清各类污染源基本情况,为期三年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将启动。